#品牌故事/品牌与营销
首先要说明某个东西存在,然后才能集中精力去问那个东西是什么。只有在我们收集到关于那个东西是什么的所有信息之后,我们才能靠近那个更抽象的问题——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鳗鱼的旅行》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拆开来回答,一个是为什么做品牌,一个是为什么我们从第一天就开始把品牌提到和产品同样的位置,而不是在产品整个定义好,完成,验证通过,再开始推行品牌之路。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如果是以前回答这个问题,我可能会给你扯出一大段书上看来的文字,去跟你说品牌是什么,别人都是如何做的,我们将会如何做。虽然当下去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正陷入思考 reminds 新的品牌定位和 slogan 的时候。
从毕业到初入职场,那个时候认识的“品牌”这个词,对我来说就是“VI”,即品牌穿的衣服,谁的衣服足够好看,足够特别,足够引起你的注意,且不会跟他人撞衫。那个时候眼里看到的就是某某大师又为哪个大牌做了什么新的视觉形象,然后看看大师的创意理念来自哪里,从来没有从这个品牌及另一个面的产品和背后的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个品牌为什么就要去更新视觉,他们想通过这个视觉,表达什么?
我现在还记得,从设计公司转到甲方公司后,面试官(现在的创业伙伴)问我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想做品牌?我的回答是:我之前都只是为多个品牌做视觉,从来没有跟进过后续,我想知道,一个品牌在我手里,会变成什么样?再回到第一段看看我肤浅的认识,就能知道接下来的4年内我也并没有做出来什么像样的品牌。毕竟,我都不知道品牌是什么。《鳗鱼的旅行》中说::首先要说明某个东西存在,然后才能集中精力去问那个东西是什么。只有在我们收集到关于那个东西是什么的所有信息之后,我们才能靠近那个更抽象的问题——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而现在,我想用这一年的成长,试着去回答。
品牌,肯定不是一套VI。现在再去翻我曾在公司内部做的几次关于品牌内容的分享,几乎都是关于视觉的,想想都觉得汗颜。那个时候小红书还被我当做学习网站,第一次了解到品牌不只是视觉,是包括市场调研、营销、产品等,一个庞大的事情,不过,那时候给自己的定位还只是一个设计师,专注于信息传达就好,但是现在想想,或许连设计师都算不上,只是自以为是的传达。
品牌,不是营收目标。在走偏和无知的那几年,基本上都是跟着公司的营收目标为导向,从营收去拆解设计要做的事情,但是做的都是关于“卖”的动作,即配合营销目标,砸下大笔的钱,做出毫无内涵的设计图,去刺激用户的眼球,让用户去下载你的产品。即先让用户知道你的产品是什么,然后去下载,满足需求就用,不满足就不用,单纯的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每一天想的都是,怎么让花出的每一笔钱,都能带回来免费试用。
品牌,是过硬的产品力。你进入一个行业久了,哪怕只是小小岗位上的“螺丝钉”,也会发现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动作都在“卖”上面?为什么不花钱,用户就不会进来?除了那些刺激人的广告语,我们的产品有什么值得用户下载?为什么我们的自然流量始终上不去?然后就回到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上,为什么我自己都不用的产品想要别人用?我们的产品到底是什么?能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价值是什么?跟别人比有什么差异化的特征吗?你会发现,你找不到答案,然后慢慢的,那些对工作有追求的人,就会失去前进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打广告,用户才会来,不打广告,根本不会有人想到我们的产品?当你没有足够的产品价值,你给的解决方案别人也都能给,毫无差异化的特点,那么,这就是一个并没有太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只能是泯然众人矣。
品牌,是和一群人达成的共识。好像很多互联网产品的常规路线是,先有产品,再有品牌。即把产品做好了,再开始一点点拾起来曾经落下的哪部分。但是我们从第一天就确定了要用两条腿走路。回看过去,有那么多主张或信念,哪怕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瞬,也代表了一群人独特的思考方式,进而影响个人的生活。我们认为,品牌代表了那么一群人,他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出发,更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样的事情。品牌,就是承载了背后一群人的价值观和共识,而这一群人,在寻找更多具有共同信仰的人,希望跟这部分人建立深刻的联系,成为彼此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我们相信,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不断地追寻着生活的真相和生命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对世界的发现和洞察,与一群人共同去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问题。
我们认为,产品和品牌只是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没有非此即彼。就像是一个人的成长,你不能说他只长身体,不长智慧。做品牌和做产品,本质上只是是同一件事,只不过,这条路会走的其他的路更辛苦一些。
其次是,品牌和产品只是人们独特信仰或主张的共识聚合,是一个群体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价值和意义所在。产品是品牌的实际载体,品牌是产品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先后的关系。你总得知道你是谁,才能知道为什么出发,才能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世界需要一些天真的人,需要一些理想主义者。
(作者: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