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背后的方法论

#品牌故事/我们对产品的思考

不写,就无法思考

曾经有一位历史学家,想采访费曼 -- 对,就是那位大家所熟知的“费曼学习法”的鼻祖、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

历史学家看到费曼的笔记本时,说:“非常高兴能够看到‘你的思维过程的精彩记录’”。

费曼反驳道:“不,不!这些不是我思维过程的记录,它们就是我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我的思维活动都是在纸上进行的。”

历史学家说:“好吧,工作是在你的脑子里完成的,但它的记录还是在纸上。”

费曼说:“不,这不是记录,这就是工作过程。我需要在纸上开展工作,这就是那些纸。”

笔记不是对思考的记录,笔记就是思考本身,曾经的我们是不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分量有多重的。理解了之后,才真正感受到笔记的力量。

我们从思考的抽象性说起。思考是我们人类大脑的一种抽象的活动,他看不着也摸不着。抽象的事物,我们要去训练他、提升他,就会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很难去感知到他。但如果我们能够把抽象的事物给外显化出来,让他有一个具象的存在,那就有了去迭代他、优化他的可能性。而笔记,就是一个很好地把我们的思考给外显化出来的工具。我们通过笔记把一件事情清晰地记下来的过程,就是大脑把这件事情想清楚的过程。

我们很多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候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觉得自己想清楚了,于是就去给别人说。但去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磕磕绊绊,怎么也讲不清楚。这时候我们会想,我明明已经想清楚了啊,为什么说不清楚?这里的本质原因,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想清楚,我们被大脑中的“假象”所欺骗了。我们脑子里是一团浆糊,因此在给别人说的时候就是一团浆糊。这种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给写下来,如果能够清晰地写出来,就可以清晰地讲给别人了。即使我们写出来的第一个版本没有那么清晰,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迭代、优化,最终得到一个清晰的版本。有了这个清晰的版本,我们再去给别人说的时候,就都是清晰的了。

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

一是,写下来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我们的思考给外显化出来的过程。通过外显化这个过程,就能倒逼我们去把整个思考的逻辑给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路;

二是,有了外显化的思考,我们就有了可以迭代的基础,每次思考都不再是从头开始,而是可以在前一次的基础上,迭代出更好的思考。

写下来,通过持续的迭代,得到一个清晰的笔记的过程,就是我们思考的过程。有了逻辑清晰的笔记,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把逻辑清晰地表达出来。正如“费曼学习法”中所说,检验我们自己有没有掌握一个新知识的方法是,看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通俗易懂地把所学的新知识教给别人。这个跟我们通过笔记来进行思考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发明了卡片笔记法的著名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说:“不写,就无法思考。”我们的身体上的肌肉、骨骼,可以通过做体育运动来锻炼、提升;我们的大脑、我们的认知,则可以通过外显化的思考 -- 写笔记 -- 的方式来提升。

原本籍籍无名的小职员卢曼,通过他的卡片笔记,成功拿到了社会学博士学位、获得了在大学里的教职、并成了社会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卢曼的一生,总共记录了 90000 多张卡片笔记,并通过这些卡片发表了 58 本著作和数百篇专业的文章。在德国,教授通常在开始公开演讲时,会介绍自己的课题,卢曼也被问到他主要研究的课题是什么,他的回答堪称经典。他简洁地回答道:“我的研究课题是社会理论,持续时间是30年,成本为零”。要知道,在社会学中,“社会理论”可是所有课题之母。

通过写下来外显化我们的思考,通过卡片笔记法来管理我们的思考,是我们做 reminds 这个产品的底层逻辑之一。

习惯比灵感可靠

在实践卡片笔记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卢曼的卡片笔记这套方法论的实践,选择用哪个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这套方法论形成我们的日常习惯,然后持之以恒地去实践。

为什么习惯如此重要呢?撒切尔夫人说过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在实践卡片笔记的过程中,我们觉得有几个习惯是比较重要的:记录笔记的习惯、回顾笔记的习惯、在回顾过程中迭代笔记的习惯。有了记录笔记的习惯,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让思考“有迹可循”;有了回顾笔记的习惯,我们就可以把记录下来的笔记,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而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有了不断迭代笔记的习惯,我们就可以在旧思考的基础上不断迭代新思考,让认知不断进化,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复利效应。

意识到习惯这个点的重要性之后,我们逐渐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我们要做的 reminds,从形态是来讲它是一个卡片笔记工具,从逻辑上来讲它是一个帮助人们培养记录笔记、回顾笔记和迭代笔记习惯的工具。

关于如何能够通过产品更好地帮助用户养成习惯,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学习。有三本书是我们比较推荐的,分别是《掌握习惯》《微习惯》和《习惯的力量》。这三本书给了我们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们对如何通过 reminds 这个产品来帮助用户培养笔记的一系列习惯有了坚定的信心。

KK 在《宝贵的人生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与灵感相比,习惯要可靠得多。通过养成习惯来取得进步。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塑形上,而是要坚持锻炼。”确实如此,灵感时有时无,很难琢磨;但习惯可以让我们有持续稳定的收益,再加上时间这个变量,这个力量就非常强大了。

在 reminds 这个产品中,通过打造“日拱一卒”的场景,把通过笔记来提升思考、提升认知的行为,培养成每日的习惯性动作,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笔记的力量,这是我们做 reminds 这个产品的第二个底层逻辑。

(作者:Jason)


Copyright © 2025 杭州思维宇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