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组织的认知和实践

#品牌故事/我们对组织的认识

在做 reminds 之前,我有一段近十年的创业经历,虽说过程中坎坎坷坷,但却也收获了不少。在这十年中,陆续学习了像 Amazon、 华为、字节、美团、理想等优秀组织的方法论,也结合在现实组织中的实践,逐渐积累了我自己的组织方法论。

reminds 创立伊始,我就有一个美好的期许,希望能够在打造这个全新的组织的过程中,去实践过去积累的组织方法论,同时去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对组织的认知,让自己和组织一同成长。下面结合一些我们对组织的认知和相关的实践,来谈谈我们对组织的理解。

组织文化先行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像“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些组织文化类的内容是很“虚”的,尤其对于刚开始创业的小组织而言,更是如此。只有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组织,才需要文化,小组织不需要。但是我们不这么认为。我们关于组织的第一个关键认知是:再小的组织也要文化先行。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意义,明确的了存在的意义,组织成员才能更有价值感,组织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愿景是组织的阶段性大图景,有了清晰的大图景,才能唤起组成成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正如《小王子》的作者埃克苏佩里所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先要做的不是催促人们去收集木材,也不是忙着分配工作和发布命令,而是激起他们对浩瀚无垠的大海的向往。”愿景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价值观是组织内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有了它组织成员才能够清晰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组织之间的协作才能更加高效。

在 reminds 创立伊始,我们就把组织文化的共创提上了议程,成了跟产品和品牌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之一。关于文化、产品、品牌这三者,我们的认知是,文化的核心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共识的建立,品牌的核心是组织跟外部的用户之间共识的建立,而产品则是组织内部和外部进行价值交换的媒介,组织通过产品向外界传输价值,外界通过产品向组织反馈价值,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经过差不多半年多时间的激烈讨论,我们形成了第一版本的组织文化共识,reminds 的组织文化就此有了具象的存在。当然我们知道,组织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们个人和组织的成长,组织的文化也会不断地进化,未来我们会持续去迭代组织的文化,让他像“北极星”一样,始终都为我们团队指明前进的方向。

像做产品一样打造组织

我们对组织的第二个关键认知是:把组织当作一个产品,像做产品一样来打造组织。

像做产品一样打造组织,有几个关键的点:

首先,要明确产品的用户是谁,组织这个产品的用户就是组织中的每个成员。产品做得好不好,由用户说了算;组织打造得好不好,由组织中的成员说了算,这是一个基础的原则。做产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指标是“用户满意度”,可以用 NPS 来衡量;那打造组织的过程中,能不能也有一个像“用户满意度”一样的指标,来衡量组织的好坏呢,这是一个可以去实践的不错的角度。

其次,产品需要通过持续地迭代,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组织的打造,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组织也需要不断地迭代,才能更好地为组织成员创造价值。千万不能把组织当成一个静态的事物,要用动态发展的目光来看待组织的存在,要有持续去“迭代”组织的信念。

再次,产品的打造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论支持,组织的打造也是一样。像 A/B 测试、先量化再优化等这些做产品的科学方法论,都可以借鉴到打造组织的过程中来。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可以让组织打造的整个过程更加科学、更加高效。

打造学习型组织

在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个人都被笼罩在要被机器取代的“阴影”之下。对于个体而言,如何不被机器取代,如何让自己有差异化的竞争力,学习似乎是唯一的答案。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让我们拥有独特的认知去创造独特的价值,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安全感。

学习对个体如此重要,对于组织亦是。组织能够存活下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组织有独特的认知、能够创造差异化的价值。组织如何才能够创造产异化的价值,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组织是否能够持续学习、持续进化。

我们对组织的第三个关键认知是:要把组织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关于学习型组织,我们有一个很棒的实践是团队读书会。从决定一起做 reminds 开始,我们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机制,我们每个月会共读一个主题的几本书,然后在每个月的月会上会花专门的时间来讨论读书的收获和疑问。通过这样的机制,一方面通过共同学习未来需要的知识,让大家在讨论相关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共读、讨论的形式,组织中每个人对这些书的理解都会更加深刻,比自己一个人读的收获更大;再一方面,共读是一种很好地构建组织共识的方式,大家对于在书中有价值的内容,会比较容易达成共识。持续不断地增加组织的共识,对于减少组织内部的协作摩擦是十分有效的。

小而精的“特种兵小队”型组织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一些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特种兵”是一种很神奇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每个人都有极强人个人能力,他们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且还能够相互补位,在战友不到位的情况下,每个人都随时可以为战友补位。这样的组织,整体的战斗力极强。不需要太多的人,就可以完成战斗。

当下这个时代,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每个个体的能力。这几年超级火爆的 AI 技术,降低了很多职业的专业门岗。于是就涌现了越来越多的超级个体、超级组织。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组成一个组织,就可以去完成过去得由很多人的组织才能完成的壮举。

我们对组织的第四个关键认知是:“特种兵小队”型的组织,是未来组织的典型形态之一。

我们要把我们的组织打造成真正的“特种兵小队”型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我们不需要很多人,但每个成员都是我们精心选择的。在这样的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非常旺盛的求知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时,也都在通过学习不断地拓展着认知和能力的边界。在这样的组织中,每个人都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后背”交给自己的“战友”,当有需要的时候,“战友”可以随时为自己补位。

这是我们对组织的美好向往,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未来希望我们把 reminds 这个组织,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特种兵小队”。通过不断地学习,拓展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和能力的边界,也不断提升组织能力的天花板,用小而美的组织,创造值得每一个成员都引以为傲的伟大事业。

(作者:Jason)


Copyright © 2025 杭州思维宇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