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发

#品牌故事/我们是谁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马上到了不惑之年的我,站在人生下半场的起点,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小出生在西北偏远的十八线小城市下面的山沟沟里,小时候虽说物质很匮乏,但记忆中的童年是很愉快的。到了上高中才走进城市,后来比较幸运,考上了比较好的大学,第一次走出小县城,来到了大都市,来到了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

大学学的是计算机,这个专业当时也是一种懵懵懂懂的选择。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于这些也不懂,于是我就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可以对自己的一切做主。选专业的时候,自己当时基本也是电脑小白,但凭着有限的几次用电脑的经验和对计算机及网络世界的无限好奇,选择了计算机这个专业。骨子里,我觉得我是一个喜欢挑战新事物的人,而计算机这个专业对我来说够新、够有挑战。

大学四年,随着接触的人、经历的事越来越多,自己认知的井口越来越大了,心中的天地也越来越宽广了,懵懵懂懂中对未来有了一些憧憬。从那时起,算是真正有了自我意识,有了对这个世界的一些认知,敢去想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去做什么样的事。

第一次产生强烈的感觉,是大三那年看了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博士当时是很多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精神导师,他的经历在那个时代激励了很多人。有一个现在想来有点有趣的小片断是,当时我花“重金”买的《做最好的自己》在自习室丢了,还伤心了一小段时间。当时所看的这些书,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对于学计算机的我来说,内心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想着有一天要是能够用自己的技术,做出一些影响到很多人的东西,那可真是太棒了!

大三暑假的时候去鹅厂实习,两个月实习结束,收到了鹅厂给的 special offer,后来学校有保研的资格,内心挣扎了好久。当时真的很难抉择,因为两个选择都是很好的选择,最终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去鹅厂工作。

鹅厂的四年,是很快乐的四年,团队氛围很好,过程中自己也学习到很多,成长了很多。经历了鹅厂搜索业务从兴到衰的完整过程,伴随着业务的调整,我觉得是时候要有一些改变了,于是顺应了当时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加入了刚刚创业 2 年的粮厂。

从 2012 到 2015,在粮厂经历了它发展最快的三年,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家如日中天的创业公司中的凡此种种。这期间我也经历了压力很大的一段时光,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阶段是自己的技术转型期,从以前的搜索转向了全新的云计算和存储;另一方面也是业务本身发展得很快,带来的压力也不小。人在痛的时候,是成长最快的时候,在粮厂的三年,每天很辛苦,压力也很大,但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是巨大的。也正是在这几年里,碰上了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在做业务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的创业公司,深深地被创业这件事吸引了。一直以来,埋在自己心底里的那颗,想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去做些什么,去改变些什么的种子,开始萌芽了。

后来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大学时就认识的一个朋友,聊起来对未来的打算、对创业的想法,然后保持着断断续续联系,再后来就放弃在粮厂的一切,出来创业了。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当时我这个决定很“傻”,因为放弃得真的很多,不仅是大量的股票期权,还有非常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于是放弃得毅然决然。

从决定创业到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在创业路上走了差不多十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给我上了很多课,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我补上了以前没学到过的很多课。无论最终这段创业经历的结果如何,对我来说,这是一趟真正的成长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我完成了从工程师思维到创业者思维的转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十年,亲自下场创业,经历了人性中最阴暗的尔虞我诈,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原来是人心,值得庆幸的是我仍旧没有失去对理想的追求,也还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这十年,经历了业务的起起浮浮,也深切感受到,在历史的大潮中,我们都是一叶扁舟,潮来潮去、潮起潮落,我们没法去控制,我们只能顺着潮的方向,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这十年,我自己从一个青涩的程序员,成长出了完整的能力树,有了对商业的敏感度,对产品、品牌、组织,都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十年很长,尤其是在自己从而立到不惑的最黄金的十年,这个十年的结果可能未必跟当除想的一样,甚至是有点南辕北辙,但这不重要了。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我为下一个十年储备了很多,有了重新去开始的力量和勇气。

站在人生后半程的起点,回首过往,有一些特别强烈的感受是:

(1)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论曾经多么苦,但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时刻是甜蜜的;

(2)所做的事情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力量的源泉,创造价值、去做有意义的事,深深地烙进了我的基因中;

(3)我对成长这件事的追寻是发自内心的,有一种“不成长毋宁死”的感觉。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已经做好了再出发的准备。人生的后半程,必定会有跟前半程很不一样的风景。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作者:Jason)


Copyright © 2025 杭州思维宇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