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品牌故事/那些意外和惊喜

如果要用一个词去形容reminds希望打造的组织,那就是“和而不同”。

和,要求我们有共识:关于个人成长、组织发展我们必须做到尽可能对齐的认知,这是我们“和”的部分。

不同,则是希望每个人可以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性来。多样化的组织才是有生命力的。正如弗洛姆所说:如果我看起来、说话、思考、感觉都像社会中的其他人,那么我就会消失在人群中而不需要承认我的自由或承担责任。

我们是如何实现和而不同的呢?先从我们如何追求“和”开始。

如何建立共识

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在做的reminds,我们三个人从不同的版块,共同拼凑出reminds的全景图,每个人化身特种兵,从不同的角度去互相支援和支持。

一起探索阅读、思考、写作的个人成长历程,这是我们最底层的共同路线。在开始之前,我们就建立了这样的共识,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建立reminds成长书单,这些书是加入reminds的必读书目;其次是确定一个输出平台,通过写作表达对事物的思考和扩展认知,并长期坚持,每个人都是彼此最忠实的“读者”。

除了看相同的书籍和打造“阅读、思考与写作”的成长系统外,我们也会去关注在日常沟通中,大家会提到的某些产品、人物或信息。比如我们在讨论AI产品时候,从某个AI功能背后的思考聊到对AI的认识,并提到行业内的一些大佬,比如李飞飞,Gaby就会去关注李飞飞是谁,如Jason分享的黄金圈思维,我也一直对逻辑和思维这一块很感兴趣,就会去关注等。

我们之间并非都是非常严肃的“会议或专业交流”,除了行业领域相关的内容,也会有娱乐!比如Gaby会给我们安利“脱口秀”,然后发挥的她机智,来一句“内部梗”。我和 Jason 听的一些非常优秀的播客,很多都是 Gaby 安利,而和她之间的奇妙缘分,也正是从一期播客开始。

如何保持差异化

Jason、Gaby和我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成长背景,这会让我们对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做出区别也许会非常大的判断,但是一起合作久了后,信任度逐渐加强,对某个人提出的观点会不假思索的相信,但是太过统一,就会让我们忽略风险。

我们经常会讨论某个产品新出的功能及其创始人背后的思考,去观察和判断对方是如何考虑的。比如Jason有时丢到群里一篇文章,并建议我们看看,一起讨论想法。Jason几乎从来不会立刻把他的想法也随着那篇文字丢到群里,而是在其他人作出回应后,根据某个观点进行回应,然后再输出自己的观点。

对于接收到信息的人来说,会先克制自己想立刻知道“正确答案”的冲动,让大脑动起来,增加大脑接受信息的摩擦,以提高对事情的思考和判断。比如Jason那篇文字是7点左右发的,但是我当时正在做别的事情,且8.00-9.30是我的例行学习计划,我就会尽量先去按照自己的节奏,把自己的例行项目做完,再去看这篇文章,发出自己的思考后,再去看大家的思考,以此来去增加刻意的摩擦,保持我们之间思考的差异性。

其次是,Jason曾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即reminds对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家想通过reminds获得什么。我们一般会在会议结束后,各自思考这个问题,写下答案,然后在下次会议的时,再面对面讨论每个人的想法,让彼此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同一件事情的,我们怎么样可以帮助彼此,去实现自己的自我实现。这样的故事很多,基本上我们都会留很多具有开放性且重要的问题,会议结束后去思考,碰面的时候一起讨论,每个人都尽最大可能保持真实。

除了对问题的先行考虑和思考外,我们每个人对读书都有自己不同的偏好,而这也会让我们每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抛出很多更加有趣的想法。比如我更喜欢哲学、心理学,Gaby偏女性主义,Jason读传记类比较多等。我们读到觉得特别精彩或者看到某个人读的书吸引了自己,也会互相安利。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当一群人因共同信仰走到一起,他们需要共同聚焦于一个点,仰望同一片星空;更需要保持独立思辨的能力,成为那颗闪耀着自身独特光芒的星。

(作者:Jane)


Copyright © 2025 杭州思维宇宙科技有限公司